顶点小说 > 红楼之黛玉不欠谁 > 第53章 真容

第53章 真容


  那小厮如何战战兢兢将王子腾被押解进京的话再说了一遍,王夫人先时如何不敢相信,后又如何颓然摔倒皆不必细述。单说王子腾押解进京之后,自也下了大理寺大狱。

  定安帝原想立刻审问王子腾的,但因年关将近,皇家祈福祭祀也极繁忙,年关之后开春又是先帝驾崩周年祭,此事便先放下,定了王子腾先行下狱,年后再审。

  也因王子腾案悬而未决,王夫人做胞妹的少不得要帮其打点。但贾家还了一笔欠银,抄了两家豪奴所得钱财又都让贾赦一房尽数带走了,王夫人不过私库里面出了钱财,打点了让王子腾少受些罪罢了。

  只这阖府几百的人口,花钱的出项又多,王夫人终觉撑不住,且又要打点年礼,因而少不得禀明了贾母,将家中奴仆发卖了好些。如此艰难熬过年关,便又开春了。

  年后过了泰和帝周年祭,官宦人家便出了国孝。本朝国孝,官宦人家一年,百姓三月,这许多人家闷了这一年,如今终于出了孝期,还不四处下帖子走动起来?

  这日贾敏也接了贾母邀请前去赏花的帖子;又因贾府尚有两位未出阁的小姐,黛玉也接了帖子探春的帖子。只黛玉一来是指了亲的,二来自从当年英莲打了宝玉,黛玉就极少到贾府走动,便是去了,也不过向贾母请安便回,因而这次也是礼貌的推了。

  只贾敏是贾母嫡亲的女儿,便是不喜王夫人,也少不得要去一趟。这日贾敏接了帖子,有些愁眉不展的对林如海说:“这又没什么大日子,这个时候下帖子做什么?”

  林如海听了,神色不变的说:“到底是我岳家,你的母家,既是帖子已经下了,你便捡了礼物去一趟就是。玉儿已经指了婚,岳家宝玉又是至今仍专爱内帷厮混的,玉儿断不可去。”

  贾敏听了这话,反而笑道:“便是不用老爷说,我也知晓断不能带玉儿去。这次母亲专请各家女眷,礞哥儿也不用去的,只我去一趟罢了。”

  其实夫妻两个心中皆明白:但凡王公贵族,一旦家中发卖了奴才,便是告知外头的人,这家实在撑不住了。如今贾家发卖了许多人,以前得罪过的人家,其他新荣之家,谁不来落井下石?

  因而贾母这个时候置酒请人赏花,自是让外头的人看看,荣国府还和许多有权有势的人家来网着,好让那起蠢蠢欲动的小人死了心。因而夫妻两个揣度,这次贾母请的必有林家,除此之外还有如今正得势的南安郡王家。只贾母怎么说都是贾敏的母亲,林如海也未将这些话说得那样明白罢了,贾敏见林如海不说破,心中也知晓这乃是老爷体恤自己。

  次日,贾敏果然打点了几样礼物,套了车,便要去荣国府。黛玉又出来说:“母亲就跟探春和惜春二位妹妹说,我因连日有些身上不好,便不去了。这里分别有二色针线,母亲帮我赠与两位妹妹。”

  贾敏听了,觉得这样也好,自是带着黛玉的针线去了。

  此次王夫人再不敢托大,乖乖开了中门迎接贵人。只贾敏到了荣府门口,看着中门洞开,眉头一皱说:“非节非庆,又非迎接圣旨皇榜,怎么开起中门来了?仪门倒不开?”

  周瑞家的落罪之后,贾府另换了管事,因见了赖家和周瑞家的下场,倒老实许多,忙禀了王夫人,又另开仪门。王夫人这次倒是亲自来迎,贾敏上次将话说破之后,越发面上也不用给王夫人好脸,只直接去见贾母就是。

  探春、惜春、宝玉皆在贾母房中凑趣,贾敏进了荣庆堂,各自见了礼,因宝玉在场,贾敏觉得黛玉的针线在这个时候亮在外男之前倒不好,因而暂未给探春、惜春。

  又等一会子,南安太妃、东平王妃、西宁王妃、北静王妃,镇国公牛家、修国公柳家、保龄侯史家等人家的内眷尽皆到了。贾敏见湘云带着宝钗、翠缕也来了,身边跟着两个宫中指的教养嬷嬷,竟是一愣。

  先帝死后,新帝登基,五皇孙永琚已经封了郡王。琚郡王虽然从未得宠,但因其老实本分,行事从不出格,在宫中倒生活自在,定安帝和太子等人待他也好。湘云已经指给琚郡王,只等二年后,几位皇孙孝满过礼,自当本分在家学规矩,不成想湘云竟是还外出走动。

  原来,湘云最是活泼好动,宫中规矩又严,学起来又繁琐,虽有宝钗在一旁相劝,湘云拘久了也不赖烦起来。又兼守了一年的国孝,越发拘得浑身不自在了,听了最疼自己的老祖宗下帖子,湘云巴巴的就来了。

  宫里指的教养嬷嬷也听说过荣国府有个内帷厮混的哥儿,湘云到这样的人家走动,怕是对名声有碍,原是劝说过她。但湘云听得两句反而不赖烦起来,教养嬷嬷每每苦口婆心,反受了湘云多少白眼,因而日子久了教养嬷嬷也冷了心,任其自便。左右教养嬷嬷每日跟在湘云身边,便是尽到了本分。

  湘云到了之后,只各处行了礼,便笑道:“老祖宗,我来了,老祖宗可想我没?”贾母见湘云和自己亲昵,自是云丫头、云丫头的叫着,将湘云搂在怀里。两个教养嬷嬷见了这说话行事,面色一变,但见许多人在场,便没说什么。

  用过午膳,一行人才到荣国府的花园里头。宝玉其实并非真不知礼,他外头走动人家皆是夸他及懂礼数的,因为今日来了许多王妃诰命,宝玉倒没挤到园子里来。

  只湘云不见了打小一处长大的宝玉,反倒不自在起来,寻了个隙趁两位教养嬷嬷不注意,便偷偷拉了宝钗、翠缕又往荣庆堂中寻来。小时候湘云可是住过贾母房里的碧纱橱的,寻到贾母房中自是驾轻就熟。其他看屋子的丫鬟婆子原和湘云相熟,也没人拦她。

  却说宝玉见湘云来了,想着她已经指给了王爷,过二年就要入宫,心中伤感得很,也在碧纱橱里看着当日湘云的屋子抹泪呢。

  湘云见了宝玉在那里,笑道:“爱哥哥,你也不到园子里赏花去,独自在这里做什么?”

  宝玉听了这会子有人叫自己,倒是一愣。袖子抹了一把脸,回过头来,见是湘云、宝钗,笑道:“原来是宝姐姐和云妹妹来了。你们都是要攀高枝儿的人,又来寻我做甚么?如今姐姐妹妹一个个都要入那皇宫禁城,独留我一人在外面,我还不如立刻死了,化了灰儿,随一阵风散了,这些事情全不知晓了倒干净。”

  湘云听了这痴话,又见了宝玉眼角微红,倒像是流过泪的,心中一动,便觉不忍,忙要上前相劝。口中道:“爱哥哥,你这说的什么话……”

  只湘云说到一半,宝钗却吓得厉害。她入宫成其青云志,全系湘云一身,如今湘云可不能出任何意外。因而忙打断湘云说:“云妹妹,有什么话,还不出去再说?这屋子里没个外人,叫人看见还以为咱们说什么见不得人的阴私呢。”

  湘云素日自忖胸怀坦荡,犹自不以为意,笑道:“咱们又没有做什么,偏宝姐姐那么小心。”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扇套来说:“爱哥哥,这个是前儿袭人托我做的。她说府上打发了好些人,连你屋子里头都去了几个姐姐,针线上越发忙不过来了。只我身边如今也时刻跟着两个耳报神,也只能偷偷做了,这个还是好些日子才做好的呢,你且收着。”

  宝钗见湘云定了郡王的人,还这样行事,吓得几欲掉魂,忙将湘云往后一拉,又要伸手去夺那扇套,口中说:“云妹妹,每日嬷嬷教你的规矩怎么都忘记了?袭人几时托你做的针线,怎么连我也不知道?”

  宝玉见那扇套针脚绵密,绣工上乘,且花了些功夫,爱得什么似的,哪里肯让宝钗夺去?只管拿着扇套的手往身后一躲,又极迅捷的放入怀里。宝钗明知此行不当,也不好上前相夺。忙啦了湘云的手,也不管她愿意不愿意,便要拖其出屋子。

  今世自大选消息放出,史家就为湘云请了宫里放出来的教养嬷嬷,后来湘云当选,宫中另指了教养嬷嬷,又学了一年的规矩。宝钗一直跟在湘云身边做伴读,自是长进不少,知晓湘云方才行事已是私相授受,若是传出去,少不得惹出大祸来。

  湘云学了这二年的规矩,又何尝不知?不过是觉得自己不说,宝钗、翠缕不说,也就不碍着什么罢了。再说了,自己打小在荣国府的日子多过在保龄侯府的日子,和宝玉两家的东西细算起来,还不知道有多少在他那里,宝玉的东西又有多少在自己这里呢。

  只湘云见宝钗来拉自己,又想着宫里来的两个耳报神一会子没看见自己便要寻来,也是麻烦,因而也不再争执,和宝钗一同出来。自走得两步,犹自回头喊道:“爱哥哥,你且宽心些,有什么事,左右短不了你和老祖宗的。”

  宝钗听了,恨不能堵了湘云的嘴,脚下越发加紧,又一面竖起耳朵,幸而没听见脚步声进来。只方才湘云嘱咐宝玉,那喊声响亮了些,只求没人听见罢了。

  湘云、宝钗、翠缕一行出来,只见湘云的两个教养嬷嬷都站在荣庆堂门口,只无人引荐没有擅闯罢了。宝钗见了,心都凉了半截,湘云又吐字不清“爱哥哥、爱哥哥”的叫了,也不知道两位嬷嬷听见没有,宝钗细看二人脸色,也没看明白什么,只得惴惴不安的向两位嬷嬷行礼。

  湘云的两位嬷嬷,一姓周,一姓吴。二人微一点头,对湘云说:“云姑娘当真有些太过活泼了,一会子不见,倒让奴婢好找。”

  湘云点点头说:“没什么大事,不过我幼时在老祖宗屋里住过几年,如今故地重游,来看看幼时住的屋子。”

  吴嬷嬷依旧不咸不淡的说:“云姑娘,你已经指给了琚郡王,名份上已经是王妃,哪有老祖宗老祖宗浑叫的?孝慈县先灵那些才是你的老祖宗呢。云姑娘今日且记住了,如今倒还罢了,若是过礼入宫之后让人听见这样的话,不但云姑娘和我们身边的一干人等脱不了干系,只怕连史封君都要受累,她何德何能,能做皇家媳妇的老祖宗?”

  湘云听了这话一呆,说不出话来。

  宝钗最怕此刻宝玉又从房里出来,叫两位嬷嬷见着了倒说不清楚,于是忙劝道:“两位嬷嬷,云姑娘只怕记住了。”又转过头对湘云说:“云姑娘,今日史封君置酒赏花,你只顾在这里看儿时屋子,岂不姑父老太太美意?”

  湘云最服宝钗做姐姐,平日总宝姐姐宝姐姐的叫,后来被教养嬷嬷说过几次,才在人前儿改了口只叫宝钗,私下依旧爱叫宝姐姐。宝钗也爱叫湘云云妹妹,这样说她反而爱听,只当着两位嬷嬷的面儿,宝钗却是规规矩矩的叫云姑娘。

  周嬷嬷听了宝钗的话,又说:“薛姑娘,你有些规矩也要学起来,云姑娘没开口,没有你说话的余地。琚郡王说是三年的孝,实则二十七个月,不过还有一年多就要入宫,你若是宫中也这么喧宾夺主,早晚被赏板子。”

  宝钗听了,一张莹白脸蛋儿上也些微红了。

  湘云接口道:“是呢,老祖……姑祖母请我们来赏花,我们凭白在这里站着做什么?”说着湘云抬脚在前面走了,宝钗松了一口气,紧跟在湘云身后。谁知周嬷嬷跟着出来了,吴嬷嬷却立在原地没动。

  宝钗在前头不敢回头看,听得吴嬷嬷的脚步声没跟来,心中慌得什么似的。她知晓吴嬷嬷不会擅闯贾母屋子,只盼此刻宝玉莫要出来。

  吴嬷嬷没等多一会子,只见一个面如满月的俊俏公子从屋子里出来,一溜烟儿的跑了。吴嬷嬷冷哼一声,心道:果然有几分俊俏,怪道爱哥哥爱哥哥的叫呢。

  又说荣国府的花园里头,各家女眷不过是用些瓜果糕点,又一处闲话。却有个婆子慌慌张张的到王夫人身边耳语几句,王夫人吓得脸色大变,慌慌张张的跟着那婆子出去了。约莫一刻钟功夫,王夫人再进来时,已经换了一副面孔,走到贾敏跟前说:“敏妹妹,我年轻时候好强争胜,有些地方得罪过你。今儿我在这里向你赔不是了。”

  原来,自王子腾被捕,王夫人娘家全然倒了,只靠着贾母维系的点子人脉好不叫人欺负到头上。如今贾敏是朝中极得权势的林尚书夫人,又是贾母嫡亲的女儿,少不得要服软搞好关系。若还向前儿那样针锋相对,吃亏的自是她王家。

  又因王子腾被捕之后迟迟未判,王夫人日日使人打听主审的是谁,好先行打点了,背地里疏通疏通。如今最得新帝信任的是林如海,但新帝反应迟钝,不是极有主见,往往被霍皇后吹了耳旁风。而霍皇后的娘家便是南安郡王家。今日赏花,南安太妃和贾敏都来了,王夫人少不得仔细巴结的。

  王夫人格外留心打听王子腾的事,方才那婆子便是来回话说,外头的消息,王子腾大人这几日便要问审。王夫人担心审王子腾的是林如海,便趁今日当众向贾敏赔了不是。王夫人心想:我今日当着这许多王妃、诰命的面儿向你服软,若是他日林如海判得自家哥哥重了,你总要被人说不是。王夫人也知晓王子腾必不能幸免,但只肖林如海手上稍微松一点,王子腾至少能少受些罪。

  贾敏听了王夫人这话,先是一愣,又心想:你谋那些断人子孙的事是这一句软软的赔不是能揭过去的?且你今日当着这许多人的面儿赔不是,是在说我小性儿爱记仇还是怎的?

  因而贾敏似笑非笑的道:“今日好好的日子,难得母亲高兴,二嫂子怎么说些叫人听不懂的话来?二嫂子几时得罪过我,我怎么不记得了?知道的,说二嫂子这是顽话,不知道的,岂不要说我小性儿记仇?”

  众诰命听了王夫人这没头没脑的话,有的险些笑出声来。这些个贵妇能嫁入高门大户做正妻的,谁在家中没有被仔细教导过中馈之事和待人接物,又有几个不知晓几件朝堂大事?王子腾当初也是有实权的大员,如今被捕未审,明白人也都知道或是霍家审,或是林家审,王夫人如此行为,众人也自能猜其用意。只这司马昭之心,太过明白了些,倒落了下乘。

  王家女儿皆不读书的,哪里明白真正的大道理?当日仗着权势横行,如今落魄了,却当真服软都服不到正地儿。王夫人自以为自己服了软,却不知越发将人得罪了。

  贾母听了这话,也觉不像,忙托口说逛了这半日,倒有些觉累了,不如咱们又到花厅上坐坐。

  各家女眷听了这话自然明白的,敏捷的立刻谢了史封君招待,倒在府上叨扰了半日,便三三两两的告辞;便是迟钝的,见其他人都走了,也反应过来,亦是辞行走了。

  贾敏原是要告辞的,却让贾母叫住了。贾母自疑心王夫人害过林家人,早就想问清楚内情。今日好容易二人都在,便将二人叫至房中,屏退下人,细细问来。

  王夫人自是只认当年撺掇贾母,要送贾敏入宫之事,其他再不肯多言的。末了还说:“便是姑太太不肯入宫,那也是人各有志,何苦这许多年过去了,还来怨我?当年姑太太若当真当选,说不得选的便是太子妃,今日已是皇后娘娘了。姑太太现在做尚书夫人也是极体面的,何苦还放不开当年之事?”

  贾敏冷哼一声,苦于当年甄应嘉和王夫人勾结毒害林礞的事,只让风门的人听了一耳朵,买了一个讯息,却没有了实证。此刻由得王夫人混赖不认,左右王家如今甄家、王家已经得了报应,王夫人的报应只怕也要来了,因而贾敏也不和她争辩。只哼一声说:“二嫂子觉得只有这些就只有这些吧,只二嫂子心中明白,你便是跪下求我任何事,我也必不会应。”

  王夫人做贼心虚,当年自觉自己行事机密。但这些年过去,再细细想来,林礞重病,救过来之后林如海便跟变了个人似的,先是害得甄应嘉白出一大笔稻米救灾,后查抄甄家林礞小小年纪又跟去了。林家回京之后,贾敏每每见自己的眼神都如刀子一般凌厉,难道林家真的已经知晓当年之事不成?

  贾母见贾敏说绝不帮王夫人的话说得决绝,王夫人虽然嘴上总是不认,面上神色却游移不定,愈发觉得二人虽不说实话,但定有大事瞒着自己。

  因而贾母也怒道:“我是什么年纪的人了?还有几年的命在?好容易生这么几个嫡亲儿女,贾恩侯那个不孝的带着官中仅有的银两躲到平安州去。你们两个又闹不合,是当真要让我含恨九泉不成?人到老来,无非盼个儿女和睦,你们怎么就不能让我省心些?”

  王夫人犹自不肯认,还委屈道:“老太太,姑太太见我如今落魄了,怕受连累,不肯认我,我有什么办法?让老太太担心,原是做媳妇的不孝,老太太要责骂,我也认了。”

  贾母却不去理王夫人,只盯着贾敏道:“你当真不肯说实话么?”

  贾敏也是看着贾母,面无愧色的说:“母亲,我自问我林家人行事仰不愧天,俯不愧地,我如此行事自有我的缘由。我没拿到实证的事,自不会乱说;若是他日有了实证,也不会再由得人颠倒黑白。”

  正说着,外头婆子来回话说,有个公公带着个好生邋遢的汉子来说有要紧话回老太太。

  贾家的人如今听到宫里来的几字就发怵,忙命人请进来。不说来的公公是谁,被公公押来的汉子却是个贾家人都认识的,此人便是周瑞家的女婿冷子兴。

  冷子兴仗着荣国府的体面,做了古董商人,也没人敢欺压他,这几年狠赚了些银子。年前周瑞一家被贾赦抄了,冷子兴没了依仗,忙将手上囤货都出手了,东躲西藏的,不想贾赦自跟着贾琏去平安州上任,根本想不到他这一号小人物,谁来顾得他?若是冷子兴一直躲着不敢露面也罢了,偏他觉得风声过去,贾赦也离京许久了,又出来倒卖些古董赚钱。

  却说这冷子兴曾在林家进京时候坏过林家名声,虽然后来林家人没追究此事,如今太子地位越发稳固,却追究起来。这日捉了冷子兴逼问内情,受谁指使,为何要害林家。

  甄应嘉和王夫人通讯息谋财害命,送那有毒的玫瑰露便是周瑞夫妻去送的,平日两家通信息也是冷子兴借故行商两地联络的。因甄、贾两家所谋事大,信件断不能失落了,一个不小心让不相干的人知晓,便是杀头大事。因而两家来往信件都是冷子兴亲自送,若是路上遇到劫匪,便是古董不要,也要第一时间毁了信件。

  冷子兴见自己莫名被捉了,又是一个太监来审问自己受谁指使,为何要害林家。他又想着林家女已经指给太子,便想着这是太子来为林家出头了,竟竹筒倒豆般的将甄应嘉、王夫人毒害林礞的事一一道来,至于当年放流言坏林如海名声这等小事,冷子兴早忘干净了。

  太子不过是想与黛玉出些气,不想竟问了这样惊天的大事出来。又想,这样的大事,林家因和贾家还是姻亲,反而不好出面,便命人直接带着冷子兴来了,只说冷子兴若在贾母面前揭露了王夫人,便饶他一命。

  因而今日太子派了个太监送冷子兴直来见贾母,不想事有凑巧,贾母邀人赏花,贾敏也在。

  王夫人见了冷子兴,早吓得丢魂了。冷子兴为了保命,也不去管昔日的主子王夫人,只知无不言、言无不尽的说完,又在地上磕头如捣蒜。

  漫说王夫人,便是贾敏也没想到甄家都抄家了,这世上还有知晓当年腌臜事内情的人,今日竟然这样真相大白。

  贾母听了,早气得浑身发抖了,举起拐棍,劈头盖脸的就是在王夫人身上头上一阵乱打,再也顾不得上次那样,还留着情面,只打不宜被人看见的小腿了。

  王夫人犹自不认,又不敢还手,脸上、头上都中了好几拐棍,沉香拐又厚重,敲得人极疼,王夫人脸上都被打了几块青紫。只贾母年老体衰,这拐棍极沉,打了几下,便举不动了,才停下来喘气。

  又说押着冷子兴来那小太监是太子心腹,进来见礼时候听闻这里另一位夫人便是户部林尚书夫人,那可是太子殿下的丈母娘。因而在贾母打王夫人的时候,那小太监忙过来护着贾敏说:“尚书夫人,这里人腌臜得很,没得熏坏了尚书夫人贵体,小得先送尚书夫人出去。这腌臜奴才自有小的料理。”说完还啐了冷子兴一口。

  因今日说的秘事,贾母房中没有下人,冷子兴一个外男这么跪在地上,贾敏也觉脏了自己的眼,因而也不管贾母如何责罚王夫人,向贾母告辞之后带着丫鬟婆子自回家去。

  作者有话要说:昨天说好的捉虫没捉,今天一定捉,先奉上肥章。

  另外前天有个小伙伴说贾史氏说贾赦“苛待嫡母”,问贾赦是不是庶出。我设定的贾赦是嫡出,但是我认为嫡子庶子都可以称嫡母吧?我其实想过写“苛待生母”,那样又显得贾史氏是妾。不知道嫡母是不在只有庶子称呼的,如果是,我去改成苛待母亲?

  谢谢大家支持,祝大家看文愉快。


  (https://www.xdingdiann.cc/ddk82823/4544264.html)


1秒记住顶点小说:www.xdingdiann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ingdiann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