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红楼之黛玉不欠谁 > 第36章 旧识

第36章 旧识


  此为防盗章

  甄应嘉细想半日,提笔写了两封信,一封送给京城甄贵妃,告了林如海一状。一封写给贾母的,却是添油加醋的细数林家如何逼人太甚,却半点不提自己图谋不轨。一面又细细定了计策,准备再度报复林如海。将将安排妥当,不想管事却急急进来说:“老爷,不好了!”

  甄应嘉去年年底大病一场,将将好些,见了气急败坏的管事,甄应嘉怒道:“甚么事这样风急火燎的?办事越发不稳重了,你若再不好不好的瞎吼,触我霉头,小心我打烂你的嘴!”

  那管事战战兢兢的说:“老爷……老爷你看……”说着双手递上今日刚去衙门取的邸报。

  甄应嘉接过一看时,邸报上明明白白写着:念在林如海赈灾有力,对社稷有功上,特升林如海为户部尚书,即日启程回京任职。

  甄应嘉看了,一屁股摔坐在太师椅上,半日才传了心腹道:“快去找蛊门的人撤了盘口!”

  半日之后,甄应嘉的心腹回来,愁眉苦脸的说:交易是撤了,但是定金却不会退。若是再要下盘口时,需另交定金,且尚书令家人身价可要水涨船高!

  甄应嘉听完,直气得发抖:林如海骗自己十几万银子,自己白病一场,他得了高升的实惠。这蛊门又欺人太甚,白费一笔银子,却见风使舵,并不办事。自己怎么如此流年不利?

  数日之后,户部官员来宣了调令,贾敏复又繁忙起来,收拾打点,准备雇船北上。户部尚书为一品大员,想来不会再外放了,因而这次进京不但要将许多家私都带上,田庄铺面也要寻了最妥当的庄头、掌柜托付,倒是一刻不得闲。幸而黛玉理家数月,又有前世打理潇湘馆的经验,办事颇有章法,能为贾敏做臂膀,母女两个齐心协力,倒比贾敏一个人忙里忙外省事许多。

  其他家私倒罢了,不过是书籍字画古董为重,多雇几条船,路上小心便是。家具京中宅子是全的,因而盐政官邸这套送回苏州老宅便是。真真让人可惜的是两个孩子的先生。黛玉的先生自不用说,当代大儒,等闲读书人拜不到他门下,便是礞哥儿的启蒙先生,亦是曾中过进士的大儒。这两位先生在都有家小在江南,只怕不会北上。

  黛玉心中自然可惜,心中却留一丝希翼:心道,前世刘先生再过两年便会北上,且收了十皇孙做关门弟子,此生刘先生未必不愿北上。

  这日林如海带了黛玉,备了重礼到刘先生府上答谢师恩时,刘先生笑眯眯的收了,还笑言有缘自会再聚。

  一切收拾停当,择了吉日,林家雇了三条大船浩浩荡荡的出发。一条客船是林家人乘坐的,不过另运些细软家私。一条船是跟着北上的下人乘坐的,亦放了些衣料箱笼。一条专运屏风摆件等大件家私,一些愿意北上的家丁护着。

  出发现,贾敏专程问了英莲和封氏的意思,英莲是跟着北上还是回家母女两个守在一处。封氏想着英莲进了京,跟着一品大员千金外出涨见识,对她有益无害。如今英莲一十一岁,再做两年伴读说亲也是极好的。再说自己没个住处,在父亲庄上投靠。英莲如今出落得越发好了,若是回到父亲田庄上,以父亲的品性,为了钱财强为英莲配个不好人家也未可知。因而母女两个商议,英莲仍随林家北上。

  林如海又问了李罕和李头龙意思。李罕如今一十四岁,正是涨功夫的时候,因而留在江南。于是林如海在书院为李罕打点一番,又留了一笔钱才,李罕再三拜谢了林如海。启程那日,李罕在码头直站到林家几艘大船行远,已经看不见人了,方起身回去。

  却说贾母早就有心撮合两个玉儿,只王夫人和贾敏都不应承,贾母心中便有些不喜。这日又接了甄家来的信,贾母、王夫人、王熙凤几个一处看了,贾母好生生气道:“我原说敏儿嫁到书香仕宦人家,处世必是越发妥当的,不想却行事这样没有道理。这甄家和咱们家是老亲,上百年的交情,姑老爷怎么就这样逼迫甄家捐那样大一笔财物?便是受了灾,不过少几两收成,姑老爷二品大员,总少不了他的供奉。那些个刁民遭灾与他什么相干?为几个受灾的刁民这样逼迫起自家老亲来。得罪了人,将来要人帮衬扶持时才有他后悔的时候。”

  王夫人听了,在一旁不冷不热的道:“老太太素日是个明白的,怎么这件事上却不明白了?姑老爷如今可是一品大员了,怎么老太太还说二品大员呢?”

  王熙凤听了,亦在一旁笑道:“是呢,小的这就给老太太贺喜。姑太太请了一品的诰命,老太太也面上有光,怎么还生起气来?”说完,一双丹凤眼一转,又恍然大悟道:“说起来,林大人就是赈灾之后就高升了呢?”

  王夫人和王熙凤姑侄两个一唱一和,虽然口中说的是奉承的话,却话中带刺,明里暗里指着林如海卖了老亲求了荣升。贾母亦是活了一把年纪的人,哪有听不出来的?挥挥手道:“罢了罢了,左右敏儿还未进京,进京之后我再问问是否有什么误会吧。这会子我也乏了,你们先下去,我且眯一会子。”王夫人和王熙凤两个自是点头应是,退了出来。

  出来刚刚过了抄手游廊,王夫人就道:“你数日自负得很,只当自己是个巧的,他日见了你这位未曾谋面的姑妈,得仔细打起精神来。别一不小心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。”

  王熙凤笑道:“太太说的这是什么话,您才是我嫡亲的姑妈呢。我人又笨,嘴又拙,年纪又轻,面子又薄,只跟在太太后头小心些罢了。我只不做那出头的椽子,姑太太卖了我做什么?”两个说笑几句,各自回房。

  林家今年春日北上,黛玉透过传闯,只见两岸碧柳如丝,景色如画。在运河中行船月余,这日弃舟登岸,早就先行北上的林二等人带着下人力夫来接。因此次林家阖家进京,带的家私极多,许多力夫一箱一箱的家私抬上车,一辆接着一辆的往林府运去。

  林如海扶着贾敏上了马车,再将黛玉和礞哥儿也送上车子,自己翻身上马,骑行在母子三人马车一侧。这京城里头,一根屋梁倒下来能砸中三个贵人,因而百姓见了这样阵仗,早就让出一条道来。

  自进了城,黛玉透过纱窗见街上景物,只见街市繁华,人烟阜盛和前世一般。只自己再不用寄人篱下。

  进城之后,只见街边一座茶寮围着许多人。黛玉听隐约听着一个人道:“呸,看这浩浩荡荡的车队箱笼,还不知道在地方上贪弊多少呢?真真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……”因马车驶过了,后面的却听不见了。

  却说那茶寮支着几个棚子,虽然甚是简陋,地面儿却很广。里头有说书的先生,亦有很多闲来无事的茶客,热闹得很。

  其中一个衣着朴实,还带着一个补丁的老汉听了方才衣着体面的茶客的话,笑道:“冷子兴,这个话却不能胡说,老汉我在京城活了几十年。这林大人祖上四代列侯,自己从科第出身,有些家私原是应该的。无凭无据的怎么就赖人贪污,坏人名声?”

  原来方才人群中不屑那人正是古董商人冷子兴,素来在江南京城两处走动。冷子兴双眼一番说:“吴老汉你虽然在京城活了几十年,却又去过几次江南?我常年来往两处,江南的事是你清楚还是我明白?其他官员三年一任,这两淮盐运使一年一任,你当为何?盖因这两淮盐运使是天下一等一的肥缺,常言道三年清知县,十万雪花银,何况这林大人是两任的两淮盐运使。”

  打听人阴司乃是许多人的本性,喝茶的众人听了,一起心思阴暗的自是信了冷子兴说的。且谁不知道冷子兴是荣国府太太陪房周瑞家的女婿,素来消息比众人灵通,他又确然常年来往江南京城两地,信他的人越发多。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打听起来。这冷子兴少不得绘声绘色的说一遍扬州盐商何等富甲天下,何等巴结历任两淮盐运使,金山银山的送。

  又绘声绘色的描述扬州盐商斗富场面。为图一乐,甚至有将金叶子往河里扔的,只为一睹百姓争相跳入水中争抢的场面。为个扬州瘦马一掷千金等等更是不足而论。又有家中□□了好干女往盐运使府上送的,说得活色生香,众人听得津津有味。

  只众人不觉着冷子兴说话有话得很有技巧:极力渲染扬州盐商如何豪富,又如何变着方儿孝敬盐运使,却并不提林如海如何。但是听闲话的众人哪里注意这些?只因今日进城的是林如海,就理所当然的觉着林如海亦是如此。

  次日,黛玉见贾敏眼角微红,便是父母已经知晓真相了。黛玉虽不知父亲如何只用短短几日就查明真相,但心中亦觉得没有什么事能难倒父亲,心中只觉骄傲。

  几家赌坊的庄家回去之后,又各自开业,甄应嘉打听得林家已经开始收拾行李,准备前往扬州赴任,其他再无行动,甄应嘉也放下心来。因林如海外放之后,带着许多金银各处辗转,既虚耗人力,又不安全,所以到了江南之后,林如海夫妻已经将许多现银置换成了产业。江南是是林家祖籍,乃是鱼米之乡,土地肥沃,人烟阜盛,无论是购买些田庄,还是增置些铺子,年年有进益,都比之存着现金现银强。

  林家人口不多,大头的产业是些地契、房契,故而收拾起来并不十分繁琐。只书籍、字画一样装了一箱又一箱,尽用樟木箱子装了,又用油布扎密实,又因怕下人粗手粗脚扯坏了,尽要贾敏夫妻亲力亲为,倒是累人得很。这些都打点妥当之后,便择了日子先回苏州祖宅过元日,元日之后从苏州启程赴扬州。

  前世因林礞夭折,林家出发去扬州赴任时,个个情绪低落,心中愁闷,黛玉虽然年幼,也敏感得很,乖乖坐在贾敏身旁,虽然不哭不闹,心中却也难过得很,并未观看沿途景致。今世与前世不同,黛玉姐弟痊愈,林如海查出背后小人,虽然暂时没有法子反制甄应嘉,但是一家人倒比之前世兴致高了很多。

  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,日出山花红胜火,春来将水绿如蓝。如此美景,黛玉哪肯再次错过,站在车窗旁,一双眼睛险些忙不过来。贾敏一双手圈着黛玉,生怕她碰着了,没多久,贾敏都抱怨累了。

  林如海骑着马,透过车窗看妻儿,黛玉便说要和父亲骑马去。贾敏笑道:“大冷天的,你这丫头身子单薄,还想着骑马去,吹伤了风算谁的?”


  (https://www.xdingdiann.cc/ddk82823/4505040.html)


1秒记住顶点小说:www.xdingdiann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dingdiann.cc